齊魯網2月21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《調查》報道,山東省壽光市有一個叫做東斟灌村的小村莊,它既不毗鄰城市和鎮區,也不近交通要道,村民卻人均一年能賺幾十萬,這個年薪水平怕是很多白領也望塵莫及。這個村到底神奇在哪兒帶著問題,記者前往一探究竟。
  村民五彩椒致富 年收入二三十萬
  東斟灌村村民李保先正在大棚里忙著摘五彩辣椒,比起市場上常見的普通辣椒,李保先家的辣椒個頭大、水分足、顏色鮮,隨手摘下來就可以當水果吃,口感又脆又甜。這些五彩辣椒是遠銷俄羅斯、中亞的高級貨,最貴的時候一斤能賣將近20塊錢。李保先告訴記者,“這些辣椒從來都不愁銷路,也賣得出高價,而且這種辣椒還很高產,一茬能收7、8斤辣椒,一畝地的年產量就高達2萬多斤。”
  李保先說,他承包了兩個占地8畝的辣椒大棚。那麼除去大棚承包費,老李一年能賺多少錢呢李大哥掐著指頭給記者算賬,“現在家裡四口人入股了土地股份合作社,股金返還是四口人3200元,承包費是一畝地700塊錢,家裡兩個棚一共8畝地,也就是承包費5600元, 減去3200的返利,一年的承包費也就只有2400元。而一個棚一年賺十幾萬,兩個棚就將近30萬。”李保先告訴記者,村民入股合作社拿到股金返還,能降低不少成本費。
   土地股份合作社:集中流轉 讓農民在土地上致富
  對於李保先提到的入股合作社,東斟灌村的村支書李新生給出瞭解釋,“具體的做法就是一個村民拿出一畝地入股,把原來的按人口分的地改為現在的用他的承包經營權,加入了我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。”
  東斟灌村,坐落於壽光市東北部35公里處,這個村子共有586戶,其中絕大多數都像李保先一樣,蓋大棚種蔬菜。雖說這個村沒有什麼先天優勢,可是村民們卻個個日子過得紅火富裕。李大哥說起收入的時候,一臉的謙虛,“老百姓也不圖賺很多了,一年能賺個十來萬就很好了。”不過,一提起讓自己發家致富的辣椒,李大哥滿臉自豪。原來,這五彩辣椒是東斟灌村的特產,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植。2009年,李新生書記帶領著一個村的期望,將五彩辣椒註冊為“斟都”品牌,每年東斟灌村的辣椒銷售量都能達到近一萬九千噸。規模大了,也出名了,可東斟灌村又面臨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地不夠用了。
  想要把斟都彩椒品牌做大,就得搞規模經營。要想搞規模經營,那就必須得把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。李新生帶領著村兩委的7個村乾鉑對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沒少搞研究。最終,經過反覆調研,他們決定在村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,讓村民拿著土地承包權入股分紅。李保先所說的股金分紅就來自這裡。
  村裡一共有4486畝土地,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對這4486畝土地進行集體流轉。2073名村民每人一畝地,以土地承包權入股,一畝地為一股,每年每股保底分紅600元。剩下2000多畝土地作為集體股,集體股收益的40%給村民進行二次分紅,60%為村集體留用。集中起來的土地,就承包給有種大棚意願的村民。村民李保先除去自己已經種植的8畝大棚,還新承包了40多畝土地。新承包的這些地,李保先也決定都蓋成大棚種菜。他盤算著,“建造大棚成本一個8萬塊錢左右,一年就收回成本了,第二年就開始賺錢了。”
  果蔬合作社:果菜合作購銷 菜農賣菜無憂
  讓想種地的人有更多土地去發揮,讓不想種地的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。李新生書記告訴我們,他們村一共586戶人家,現在有200戶已經不再種地。那麼,他們不承包大棚,是不是就意味著賺不到錢李新生打破了記者的疑慮,他說村裡有位老人77歲了,一家三口。土地沒入股之前,一年種小麥、玉米剩不到1000塊錢。土地承包出去之後,去年一年光分紅就分了2400元錢。而且空閑時間出去打打零工,還能再掙一份錢。李新生還告訴記者,“不種地的村民,勞動力就可以轉移到蔬菜合作社上,他們去蔬菜合作社打工,裝菜 ,一般年收入也要超過兩萬元 ,所以不種地,收入更高了。”
  說起成立合作社的初衷,李新生頗有感觸,“以前很多客戶來村裡收蔬菜的時候,不直接給菜農現金,而只是在本子上記上張三多少斤連白條都算不上。”原來早在08年的時候,不少村民就反映有菜商隨意壓價,打白條,甚至欠款“跑路”的坑人事件。
  李新生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,村民利益得不到保障,而且還要向村頭市場交管理費。為此,李新生帶領著村兩委班子,集結25戶村民,成立了斟都果菜專業合作社,建立了專門的銷售市場,形成“市場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標準化生產模式,實行“合作社參與中介、客戶與種植戶買賣分離、購銷錢款集體負責”的辦法。果蔬合作社成立以後,打白條、捲款跑路的現象就再也沒有發生過。而且果蔬合作社還吸納了一部分不想種地的村民就業,在果蔬合作社打工,一年的工資收入也能超過兩萬塊錢。
  果蔬合作社不但保障菜農利益,提供村民就業,還能在技術上指導菜農。果蔬合作社解決了賣菜後顧之憂,土地股份合作社解決了種植後顧之憂,這樣村民的種菜熱情被極大的帶動起來,像李保先這樣承包50畝地的並不少見。李丙輝就是其中一位。他在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後,一口氣承包了了100多畝土地,打算把自己的大棚種植再進一步擴大規模。
  資金互助合作社:貸款快利息高 村民互惠互利
  東斟灌村施行規模經營以後,資金有時候成為制約發展的一個瓶頸。村裡像李丙輝這種因擴大規默一次性投資過大,導致手頭緊張的人不在少數。為瞭解決這一難題,東斟灌村在今年10月份創立資金互助合作社。
  記者見到村民李丙輝時,他正在自己的新大棚里忙活,這個種滿絲瓜的大棚是今年剛建的,花了17萬。再加上最近又一口氣繳納了100多畝土地的承包費,李丙輝感到手頭有點緊張了∩偏偏當下又得澆麥子,承包的土地多了,得買台滴灌機進行澆灌。沒錢買機器,他想到了村裡10月份剛成立的資金互助合作社,於是提出了申請,讓他沒想到的是,只用了十幾分鐘,自己就拿到了五萬元的現金貸款。
  手裡有“閑錢”的村民把錢存進合作社,存款利息年利率6.02%左右,而存進銀行的利率卻只有3.3%;手頭緊張的村民從合作社貸款,月利率是8釐1,而從銀行貸款的月利率卻是1分多。這樣算下來,加入資金互助合作社存錢利率比銀行高一倍,貸款利率是銀行的80%.怎麼算加入資金合作社都划算。
  據李新生介紹,資金合作社是從10月20號啟動,到現在為止加入合作社的已經達到340戶,吸納資金是100萬元,目前已經放出了56萬元貸款。
  李新生書記說起東斟灌村的三個合作社時,感慨萬千。2008年組建第一個合作社,果蔬專業合作社的時候,一個村只有25戶選擇加入;去年組建第二個合作社,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時候,全體村民都已加入;而今年組建第三個合作社,資金互助合作社的時候,短短一個月時間已吸納90%的村民加入。村民越來越多的信任,讓李新生更加的如履薄冰,他知道村民的信任源於實施的政策給他們帶來了實惠。
  對於村裡未來的發展路子,李新生豪情滿滿,他下一步打算通過舊村改造、建設農村住宅樓,為村民再多爭取點耕地,讓村裡的大棚再擴大點規默讓老百姓的日子再紅火一點。
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,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,賦予農民對承包地所有、使用、收益、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、擔保功能,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。東斟灌村的三個合作社,不僅破解了農民增收難題,也探索出了一條土地流轉經營的可行道路。東斟灌村的奇跡是可以複製的,正視問題並用心解決,實現強村富民的夢想對每一個村莊來說都不遙遠。  (原標題:壽光小村莊村民大棚種五彩椒致富 年收入二三十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61rev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